????市政務服務局緊緊圍繞“提升完善楚雄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平臺功能”標桿目標,采取有力措施抓實全市國有土地出讓電子化交易工作,確保工作干在實處、走在全州各縣市前列。
一是認真抓好電子化交易試點工作。認真執(zhí)行省國土資源廳和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《關于印發(fā)云南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電子交易實施細則(試行)的通知》精神,嚴格按照州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工作部署,與市自然資源局共同研究,于2018年8月率先在全州開展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電子化交易試點工作。
二是簡化工作流程更加方便競買人員。通過開展國有土地出讓電子化交易,取消了現場報名、現場資格審查、現場競拍等環(huán)節(jié),競標人只需在網上操作就可以獲取土地“招拍掛”信息、上傳符合相關要求的申請資料、繳納投標保證金等,辦理事項均在互聯網上完成,不斷提高了工作效率,有效杜絕了競買企業(yè)和群眾“多次跑”情況。
三是避免人為干擾確保公開公平公正。國有土地出讓電子化交易實行全流程互聯網操作,交易模式從有形場所轉向網上平臺,網上交易相關數據信息全部在互聯網公開。通過辦理數字證書,競買人實行實名認證和信息加密,保證了競買人身份的真實性、安全性和保密性,讓交易從原來的“面對面”實現“背靠背”交易,避免競買人相互接觸,最大限度地從技術上杜絕人為因素干擾。同時,有效解決了土地出讓信息面不夠廣、競爭不夠強等問題,確保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。
四是規(guī)范交易監(jiān)管確保更加陽光透明。實行全程電子化交易后,各交易主體通過一個平臺傳遞信息,做到全過程電子化網上留痕、可溯、可查,全方位規(guī)范網上備案、監(jiān)管、監(jiān)察,從源頭上有效杜絕了領導干部違規(guī)插手土地交易,工作人員跑風漏氣暗箱操作,競買人圍標串標現象,有力促進了全市國有土地交易市場更加公平公正、健康有序發(fā)展。同時,競價時間、成交結果均由系統平臺通過網絡自動生成,出讓過程全程錄音錄像,確保了出讓過程和結果更加陽光透明。
自開展試點工作一年來,楚雄市已在電子化交易平臺開展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46宗,交易額15.98億元,增加收益金4.5億元。由于試點工作成效明顯,在10月23日召開的全州國有土地使用權電子化交易業(yè)務培訓會上,楚雄市作為全州唯一一家先行先試縣市在大會上作了交流發(fā)言,為全州各縣、高新區(qū)開展國有土地使用權電子化交易上線運行提供了可學習、可借鑒的成功經驗。